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英美法學名著選讀二
Selected Readings of Anglo-american Jurisprudence (Ⅱ) 
開課學期
100-1 
授課對象
法律學院  法律學系  
授課教師
莊世同 
課號
LAW4024 
課程識別碼
A01 4092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教室為法1403。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主題:法治、人權與人性尊嚴

本課程將探討英美法學,甚至是整個西方法學中極為重要的三個基本概念:「法治」(Rule of Law)、「人權」(Human Right)與「人性尊嚴」(Human Dignity),藉由選讀和討論14篇英文文獻,希望使修課同學對於這三個法學概念的意義與要旨,有一完整且不失深入的理解和掌握。

首先,在正式進入本課程的主題之前,我們會先閱讀美國法學與古典哲學學者Martha Nussbaum反思法學教育的一篇著名文章“Cultivating Humanity in Legal Education”,目的是讓大家在審視法治、人權與人性尊嚴三個主題概念之前,先共同反思一個最根本的問題:法律人的定位與法學教育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?

其次,針對「法治」的概念,透過選讀美國法學者Brian Tamanaha的著作On the Rule of Law一書的第7-11章,可使我們對於法治的當代理論爭辯、中心要旨、以及法治在國際實踐上所面臨的課題,有一通盤的認識與瞭解。接著,關於「人權」概念的考察,我們將以Micheline Ishay所編的The Human Rights Reader一書為本,透過同學分組報告的方式(預計6組),由各組自行選擇四篇不同人權議題的文章,進行摘要報告。

最後,有關「人性尊嚴」概念的審視,本課程將選讀英國法學者Deryck Beyleveld與Roger Brownsword,兩人合著的Human Dignity in Bioethics and Biolaw 一書的第1-2章,以及Ronald Dworkin所著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?的第1章,探討人性尊嚴的意涵,以及其與法治和人權的關係。
 

課程目標
經由閱讀及討論本課程所選讀的英文法學文獻,使修課同學對於「法治」、「人權」及「人性尊嚴」這三個重要法學概念的意義與要旨,有一完整而深入的理解和認識。
 
課程要求
1.分組報告:以文章摘要方式進行報告,方式不拘,但須附紙本綱要或PPT簡報內容。

2.期末報告:每位同學須撰寫一篇與法治、人權或人性尊嚴議題有關之期末書面報告,字數上限為6000字(不含註解與參考文獻),中英文不拘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(一)指定閱讀文獻

1. Deryck Beyleveld & Roger Brownsword, Human Dignity in Bioethics and Biolaw (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1), Chapters. 1-2.(簡稱HDBB)
2. Ronald Dworkin, 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? (New Jersey: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06), chapter 1.(簡稱Democracy)
3. Micheline Ishay, ‘Introduction’, The Human Rights Reader (London: Routledge, 1997), xiii-xl. (簡稱HR)
4. Martha Nussbaum, “Cultivating Humanity in Legal Education”,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Review 70 (2003): 265-79.(簡稱Humanity)
5. Brian Z, Tamanaha, On the Rule of Law: History, Politics, Theory (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4), Chapters. 7-11.(簡稱RL)

(二)分組選讀文獻

由各組同學從The Human Rights Reader一書的主題I-VI之中,選擇四個不同主題的文章各一篇(不得重複),進行分組報告。
 
參考書目
二、 英美法學名著選讀法學期刊資料庫
http://heinonline.org/front/front-index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表現 
20% 
評量內容:課前是否詳細閱讀文獻、是否積極提問或參與討論 
2. 
分組報告 
40% 
評量內容:文獻摘要是否詳實、是否充分參與所屬組別之報告 
3. 
期末報告 
40% 
評量內容:架構完整、文字清楚易懂、論點明確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5  導論與課程介紹 
第2週
9/22  法律人與法學教育:Nussbaum, Humanity (共同討論) 
第3週
9/29  I.法治的理論爭辯(上):形式法治理論,Tamanaha, RL, ch.7 (共同討論) 
第4週
10/06  I.法治的理論爭辯(下):實質法治理論,Tamanaha, RL, ch.8 (共同討論) 
第5週
10/13  I.法治的核心要旨,Tamanaha, RL, ch.9 (共同討論) 
第6週
10/20  I.法治的國際實踐,Tamanaha, RL, chs.10-11 (共同討論) 
第7週
10/27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, “Introduction” (共同討論) 
第8週
11/03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1組報告) 
第9週
11/10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2組報告) 
第10週
11/17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3組報告) 
第11週
11/24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4組報告) 
第12週
12/01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5組報告) 
第13週
12/08  II.人權的意義與內涵:Ishay, HR 文章選讀報告 (第6組報告) 
第14週
12/15  III.人性尊嚴的意涵:Beyleveld & Brownsword, HDBB, ch.1 (共同討論) 
第15週
12/22  III.人性尊嚴的意涵:Beyleveld & Brownsword, HDBB, ch.2 (共同討論) 
第16週
12/29  III.人性尊嚴的意涵:Dworkin, Democracy, ch.1 (共同討論) 
第17週
1/05  總結與回顧